2025“AI賦能教育,溫州智創未來”溫州AI教育創新研討會暨溫州市教育裝備行業協會年會在亞洲教育裝備展杭州大會展中心成功舉辦
http://www.dywbwq.com2025年09月22日 08:43教育裝備網
9月17日,第十一屆亞洲教育裝備博覽會在杭州大會展中心隆重開幕。當日下午,作為亞教展重要系列活動之一,以“AI賦能教育,溫州智創未來”為主題的溫州AI教育創新研討會成功舉辦。本次會議由溫州市教育裝備行業協會主辦,旨在貫徹落實國家“人工智能+”行動部署與《溫州市“人工智能+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展示溫州作為教育部“智慧教育示范區”的創建成果,推動人工智能與教育深度融合,聚力落實“人工智能+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共繪發展路徑。
研討會聚焦區域AI教育的發展路徑與創新實踐,為智能教育裝備行業構建了高層次、多視角的交流平臺。會議匯聚了中國教育裝備行業協會及北京、上海、天津、廣東、河南、河北、內蒙古、深圳等十多個省(市、自治區)協會代表,以及浙江省、溫州市教育行政部門、學校、裝備企業、AI科研單位等200余位嘉賓共商發展。
會議分為上下半場。上半場為溫州市教育裝備行業協會三屆二次會員大會,審議通過協會年度工作報告、財務報告,表決通過了新會員入會及理事單位調整事項,并選舉產生新任監事長;下半場聚焦AI教育創新,深入探討人工智能與教育融合的前景與實踐。
溫州市教育裝備行業協會書記、常務副會長蘇尚州主持會議
陳繼權會長在開幕致辭中,首先對蒞臨的各位領導與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他強調,行業協會將持續發揮橋梁與紐帶作用,積極推動教育裝備與人工智能技術的創新融合,全力支持會員單位引進人工智能高端人才,并促進人工智能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合作。
陳會長指出,我們正處在人工智能迅猛發展的時代,教育領域也迎來前所未有的變革與重大機遇。人工智能已成為推動教育創新與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有助于培養其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能力。他期待通過本次大會匯聚各界智慧,共同探索人工智能與教育深度融合的路徑與模式。
最后,陳會長提出應盡快制定溫州智能裝備產業攻堅行動方案及相關扶持政策,以進一步推動教育裝備產業向智能化、高質量方向發展,為構建現代化教育體系提供堅實支撐。
教育部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中國教育裝備行業協會專家委員會主任王富應邀出席會議并致辭。他對溫州教育裝備產業的發展成就以及《溫州市“人工智能+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的發布予以充分肯定,并提出智能教育裝備應推進跨界融合、資源整合、行業聯合與專精結合,構建“四橫五縱”的資源布局與AI賦能體系。其中,“四橫”涵蓋基礎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和終身教育;“五縱”則對應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體現“五育并舉”的育人理念。
葉益生秘書長在報告中衷心感謝與會領導、嘉賓及會員單位長期以來的支持。他從黨建引領、國內外市場拓展、數字化轉型、標準創新、公益行動及行業影響力六大方面,系統總結了協會工作成效與發展規劃,展現出協會充滿活力、務實高效和面向未來的集體形象。
秘書長強調,協會始終秉持“服務行業、賦能會員、推動創新、深化合作”的宗旨,積極發揮橋梁作用,推動教育裝備與人工智能等技術融合,支持會員單位引才聚智、加強產業鏈協同,共同把握行業變革機遇。
展望2025年,協會將重點推進數字化平臺升級、海內外市場開拓、團體標準制定、“人工智能進鄉村”公益及會員服務優化等工作,攜手會員共建智能教育新生態,全力助推溫州教育裝備行業邁向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新階段。
溫州市教育裝備行業協會監事代表黃其樹向大會作了協會2024年度財務收支情況報告。
會議審議并通過了協會2024年度工作報告與財務報告,確定了新增及退會會員單位、新增理事單位、新增副會長及新增監事單位名單。經表決,浙江飛友康體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白潔人當選協會監事長,陳繼權會長現場為其授牌。
頒獎環節,大會對2023-2024年度涌現出的先進典型進行了隆重表彰,包括17家先進單位、18名先進工作者、19名技術能手、8家慈善單位以及7名人才工作站優秀工作者。
期待各會員單位及個人在2025年再接再厲,積極申報,共同助力協會與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在下半場的2025“AI賦能教育,溫州智創未來”溫州AI教育創新研討會上,七位來自教育一線與企業界的專家圍繞溫州“人工智能+教育”三年行動計劃(2025-2027)的核心方向,從政策解讀、區域構建、教學實踐與技術融合等多個維度展開分享。
人工智能+教育 核心是人
溫州市教育技術中心主任夏向榮首先從課程與平臺、人、環境、場景、產業等五個維度對《溫州市“人工智能+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的五大主要任務十九項行動計劃進行系統解讀。他指出,該計劃是溫州系統推進智慧教育新生態建設的綱領性文件,強調以AI技術推動高質量普及學生人工智能教育、高水平提升教師人工智能素養、高標準迭代人工智能基礎環境、高效能落地人工智能應用場景、高起點服務地方產業升級等五大主要任務的實現,要積極探索“多元投入”模式、探索“按用付費”機制,體現內容全面、對象全員、應用場景全覆蓋、范圍全域,構建“教、學、管、研、評、服”的智慧教育體系,其中最核心是“人”的維度。
雙向適配 智慧教育生態重構
甌海區教育技術中心副主任黃菊敏則從甌海區域實踐角度,分享人工智能如何賦能區域智慧教育生態重構。她以雙向適配為主題,從“基座與賦能”“應用與場景”“治理與躍升”三個層面介紹了甌海區構建“甌教云”智能平臺與高質量數據體系、推進人工智能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打造數智驅動的區域教育智治生態的探索,呈現了區域整體推進智慧教育建設的“溫州樣本”。
實驗操作 智能測評
中科智教(蘇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丁志斌聚焦中學實驗教學,分享了題為《人工智能在中學實驗教學及考試中的應用》。他通過實際案例,展示AI技術在實驗操作評價、智能監考與個性化反饋中的具體應用,為實驗教學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新思路。
智能芯片 數字作業
溫州市第八高級中學書記、校長鐘偉平以《從芯到云:智能芯片實驗室×數字作業,打造AI賦能的校本新范式》為題,分享學校如何將人工智能底層技術與日常教學深度融合。該校通過自主研發智能芯片實驗室系統與數字作業平臺,實現了教學數據的實時采集與智能分析,為校本化AI教育模式樹立了典范。
讓學生上好每一堂實驗課
從溫州出來到北京創業的北京威成亞實驗設備有限公司的葉鵬翔,進一步延伸了AI+實驗教學的討論。他在《AI+實驗教學的思考與實踐》中提出,應通過智能硬件與軟件系統結合,構建開放、可擴展的實驗教學環境,助力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與創新能力,讓學生上好每一堂實驗課。
“五育并舉”智能體建設
平陽縣昆陽鎮第二小學校長施世然以《夢想銀行:AI賦能下學生“五育并舉”智能體建設的實踐與思考》為題,展示小學在人工智能支持下的綜合評價改革。該校通過構建“五育并舉”學生成長數據庫與AI評估模型,實現對學生全面發展過程的動態追蹤和正向激勵。
啟動AI+戰略 推動企業智能化升級
亞龍智能裝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崔旭升介紹了亞龍集團AI賦能教育裝備的探索與實踐。該集團從2019年就全面積極擁抱人工智能,全面啟動AI+戰略,將AI技術融入企業的研發、制造、管理等全環節,逐步形成覆蓋全矩陣產品的智能化升級途徑,推動實驗室裝備從智能化向硬件+軟件+數據+AI的綜合解決方案,成為我們國內領先的科學教育整體方案解決供應商。
此次專家演講環節不僅是一場思想的盛宴,更是一次實踐的巡禮。我們共同聆聽了溫州市“人工智能+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的宏偉藍圖,并分享了來自區域、學校、企業等多個層面在AI賦能教育管理、教學改革、實驗測評與五育融合等方面的寶貴探索與鮮活案例。這些深入的交流與智慧的碰撞,令人深切感受到人工智能技術為教育帶來的無限可能,以及溫州教育人敢為人先、銳意創新的蓬勃朝氣。
會議期間,通過“政-產-學-研-用”各方的深度對話,我們凝聚了“共創共贏”的廣泛共識,成功促成溫州市教育裝備行業協會、亞龍智能裝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溫州分公司、每日互動股份有限公司、溫州市第八高級中學及平陽縣昆陽第二小學共同簽署六方《2025溫州AI教育創新戰略合作協議》。
張瑜副會長代表協會正式發布《溫州人工智能教育賦能產業升級合作倡議書》。該倡議聚焦協同技術創新、深化場景應用、共建共享資源和聚力人才培養四大方向,為構建協同創新的AI教育新生態奠定了堅實基礎。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這不僅是一場研討會,更是溫州教育面向未來的宣言。本次會議的成功舉辦,標志著溫州在“人工智能+教育”融合探索中邁出更加堅實的一步,為長三角乃至全國區域教育智能化發展提供了寶貴的“溫州經驗”和“溫州樣本”。
推動AI與教育深度融合,絕非一日之功。但從本次盛會中,我們看到了溫州教育人的智慧、熱情與擔當,也看到了各方攜手共創未來的堅定信心與強大合力。溫州正在為全省乃至全國探索“AI+教育”的應用范式貢獻自己的智慧與力量。

責任編輯:黃程程
本文鏈接:TOP↑